發表於 身心靈資訊

自我療癒的10個基本問題(上)|作為療癒師,這是我的答案|梓鹿的靈性生活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在心靈成長的道路上卡關,並非是能力不足,只是失去了方向。再了解自己的人,也難免會有不知該往哪裡去的時候。這篇文章整理了十個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你幾乎一定會碰到(也許會碰到不只一次)的問題,無論你正處在哪個階段,對於靈性和療癒的了解有多少,你都可以透過這十個問題,更進一步去與當下的自己對齊。

  雖然這十個問題沒有任何標準答案,但我還是在這篇文章中附上了自己的解答。希望能藉著這些回答,讓你們了解梓鹿作為療癒師對於療癒的觀點和經歷。如果你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任何疑問、想法,又或是忽然升起一種「想體驗看看這種療癒」的感受,都歡迎你透過下方任何一個管道聯繫我,期待我們可以透過這樣的交流與分享收穫更多。



  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可以單獨寫一篇文章來詳細探討。我在本文之中提供的解答,較為偏向理論和概念上的解析,至於實作層面的探討,你可以參考我現有的相關文章,以及後續發表的文章內容。或者,也歡迎你透過IG或mail直接向我提問。

  你可以把這篇文章當作是一份自我覺察的輔助工具,每隔六個月至一年,當你已經把自己曾經的答案忘得差不多了,嘗試回頭重新檢視並回答這十個問題,再與過去的答案比較看看有什麼不同。

  請準備好紙筆,或任何你習慣的紀錄工具。我們一起來思考下面的問題,在紙上寫下你的答案後,再繼續往後閱讀。

  1. Q1. 療癒(healing)是什麼? What is healing?
  2. Q2. 我該如何改變自己而獲得成長? How can I change myself to achieve personal growth?
  3. Q3. 照顧及聆聽身體需求 Taking care of and being responsive to the body’s needs.
  4. Q4. 如何與情緒相處? Achieving harmony with emotions.
  5. Q5. 如何與自我意識(小我)合作? How to collaborate with self-awareness (ego) effectively?

Q1. 療癒(healing)是什麼?
What is healing?

❏ 梓鹿的答案

  我們能透過療癒學習,但療癒不盡然是解決煩惱和疑惑。冥想、心理諮商、宗教甚至睡到自然醒都可能讓你得到療癒,但療癒的發生並沒有必然的固定途徑,你不一定非得做什麼才能獲得療癒,甚至你不必接觸靈性或心理學,也同樣能得到療癒。早在我們了解靈性是什麼之前,就已經學會用各式各樣的方式進行自我療癒,有可能是頭腦邏輯或情感層面的方式,比如寫日記、大哭一場;也可能是身體層面的方式,比如按摩推拿、睡個好覺。當然,也有可能是多巴胺或小我的方式,比如情緒性購物或進食。

  以上這些方法都能發揮某種程度上的療癒效果,否則我們也不會去做了,對吧?然而若我們將療癒的定義限縮至「覺察並從根源改變信念」,而非停留在「平撫當下的不適感」,那麼很顯然地,如果僅僅只是照顧到身體或頭腦心智層面的需求,而不去調整潛意識中導致相似狀況反覆發生的防衛機制和信念模式,療癒無法真正地發生。

  身心靈本就是三位一體,有時僅僅是陌生人的一句話就能讓我們的煩惱煙消雲散。療癒的目的也並非要讓我們變成完美的人,若吃一頓美味但卡路里爆表的好料能讓當下的你感覺好一點,只要不會造成立即性的危險或損害他人權益,有什麼理由不心懷感激地去好好享受這頓飯呢?

  請相信一切體驗都是最好的安排,最適合你的療癒將會在最佳的時機點發生。

學習理論之前,還需要先理解專有名詞的意義……
佛曰:「不可說。」十個令人困惑的靈性名詞解釋

這是一張標題圖片,上面寫著:Q2. 我該如何改變自己而獲得成長?How can I change myself to achieve personal growth?

Q2. 我該如何改變自己而獲得成長?
How can I change myself to achieve personal growth?

❏ 梓鹿的答案

  自我成長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ーー覺察、嘗試改變、臣服接納。但這三者並沒有一定的先後順序,我們經常在覺察的同時嘗試改變,在臣服接納的同時也持續覺察,只要我們還在呼吸,成長的過程就不會停止。也許它會遇到阻礙,會暫時擱置,甚至退回原點,不過我們依然都在正確的道路上。

  基於人性的事實是,我們只有在對現狀不滿意的時候才會渴望自我成長與改變。倘若現狀對你而言已經足夠了,就沒有足夠的驅力推動你向前,這也就是為何在自我成長領域有許多人提倡跳脫舒適圈,把自己丟進全然陌生的領域,往往能激發我們更多的創造力、動能和意想不到的潛力。

  我想,在閱讀這些文字的你們,都希望自己能成為更好的人,不過對成長的渴望若是過度發展,同樣也會使生活失去平衡。倘若你曾經接觸過宗教或是擁有信仰,或許曾對宗教所信奉的教條有所了解,基督教要求信徒將自己全然地奉獻給上帝,而佛教則要求信徒放下罣礙執念,追求四大皆空、六根清淨的狀態。這些宗教對於理想的生活樣貌雖各有不同教義解讀和戒律,但藉由其中共同的奉獻精神,我們能夠體驗到的其實是「臣服」的力量。把生命的結果交給上帝,修行但不為成佛或任何目的,純然地體驗,接受生活帶給我們的一切。

  無論當下處於什麼狀態,遇到何種困境或瓶頸,首先能夠以清明的心去照見此刻當下我們所面臨的問題,客觀狀態下我們能採取的行動和反應,以及身體和內心的感受,就已經邁出了改變的第一步。接著就是去照顧和療癒身心的感受,分析當下我們能做些什麼幫助推動改變的進行,並且克服既有的心理障礙、防衛機制去付諸實行。當我們已經做到了當下所能做的一切,特別是我們選擇的應對方式與以往不同時,就是我們該放手的時候。放下對於結果的關注與控制,順流而下地接納、臣服,並且相信自己正走在對的道路上。

  我想用寧靜禱文來作為這個問題的結語應該再適合不過了ーー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 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神啊,請賜予我寧靜去接納無法改變之事,賜予我勇氣去改變我力所能及之事,並且賜予我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

你是否曾經體驗過催眠呢?
成為鳳凰般的女子|小伍老陸工作室催眠體驗分享

這是一張標題圖片,上面寫著:Q3. 照顧及聆聽身體需求 Taking care of and being responsive to the body's needs.

Q3. 照顧及聆聽身體需求
Taking care of and being responsive to the body’s needs.

❏ 梓鹿的答案

  自誕生起,身體就承載了我們的生命,賦予我們在地球上生存的形體及能力,身體在現代卻經常是被人們忽視的部分。我們把身體正常運作視為理所當然,當身體出現問題時便訴諸醫學,透過醫療及藥物手段促使它盡快恢復「正常」,而不去省思健康警訊背後代表的那些需要改善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疼痛、過敏、免疫力下降與病變,其實只是在提醒我們生活中的失衡而已。

  學習照料身體需求也能很大程度地增進自我覺察能力,我們必須有意識地感受身體,不只是在它發出警訊的時候。起床時,感受到的是精神充沛還是倦怠感?吃飯時,能否專注在食物的味道和咀嚼的動作上?吃飽之後,身體的反饋是什麼呢?是否感到血糖驟升導致的睏意;吃過量而不適;脹氣,還是胃酸分泌過多?

  身體像是一具精密機械,會配合你的使用方式自動調整它的運作,同時我們的心理層面也連動影響著身體運作。每個人的身體也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衛福部和美國農業部公布的每日飲食指南只能作為參考使用。當然,我們可以嘗試各種不同的飲食法,然後再依據嘗試過程中身體的狀態和飲食法在生活中實行的便利性,做出個人化的調整。

  最重要的是,感受身體真正的需求。我們不一定要每天都吃滿三餐,不一定要早睡早起(紊亂的作息及低品質睡眠比起睡眠時間對身體的影響更大),或者進行某種特定的運動(每種運動都有其適合的對象),但我們需要藉由觀察自己的身體,找出最適合身體的生活方式。

  我們可以藉由觸碰和語言和身體對話,在希塔療癒系統和中醫學上,各個身體器官負擔及儲存了不同的情緒,我們也能透過冥想釋放清理對應器官之中的情緒能量。此外,脈輪系統也是讓我們得以了解身體需求的途徑。

  在此推薦兩本楊定一博士的書,若要談到醫學、靈性與身體的連結與平衡,楊定一博士絕對是該領域的專家:

《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身心整體健康醫學》
  《真原醫》一書從預防醫學的角度,全方位地提供了透過飲食、運動、靜心維持身體健康的實用方法,同時也重新定義了對於健康生活的認知。

《療癒的飲食與斷食:新時代的個人營養學》
  本書專注在探討適合現代人的飲食方式,可視為《真原醫》的延伸。書中許多內容可說是顛覆了大眾對於飲食的認知,特別是關於斷食的部分。筆者個人長期實行斷食並從這種飲食習慣中獲益,在看到這部分內容時深感共鳴。

  同時也推薦林雅雯老師的七色嵐網站,雅雯老師的心靈舞蹈教學本身就是「從心關照身體,由身體連結心靈。」的最佳詮釋。七色嵐網站當中提供許多免費的優質身心靈內容,有興趣的讀者請點擊下方連結前往閱讀:

➤ 7 Flow 七色嵐官網
https://7flowblog.com/

一部為你埋葬悲傷的大人系漫畫
傷心公主┃厭世的話就讓傷心擁抱自己

這是一張標題圖片,上面寫著:Q4. 如何與情緒相處?Achieving harmony with emotions.

Q4. 如何與情緒相處?
Achieving harmony with emotions.

❏ 梓鹿的答案

  情緒一直都是讓人又愛又恨的東西,在西洋占星學的觀點中,情緒由水能量所掌管。而情緒確實就如同水一般,能把我們推向狂喜,亦能將我們拽入絕望。我們常會害怕情緒,因為它無法被控制

  必須認知到的是,情緒不是我們的敵人,若慣性以壓抑、反抗與控制的方式與情緒角力,將會耗費掉我們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倘若運用得當,情緒將會成為幫助我們前進的強大力量,最終我們每個人都將在不斷的練習中學會將情緒之流導向正道

  情緒就像指標,負面的那些提醒我們生活中失衡、待療癒的部分,而正面的那些則提醒我們靈魂深處真正的嚮往與渴望。療癒絕不是讓負面情緒消失,只留下正面情緒,而是穿越所有情緒,看見、接納情緒背後的傷痛。

  強烈情緒的背後常有來自於過往經驗的創傷,原生家庭、內在小孩都是與情緒療癒有緊密關聯的良好切入點。你可以觀察和紀錄自己的情緒(寫情緒日記是一個不錯的方式),歸納出自己在哪些情況下產生何種強烈的情緒,找到那個觸發點、使我們瞬間被情緒淹沒的關鍵。然後試著回憶,在過往經驗當中,你是否也有過相同的感受呢?

  從療癒師的觀點來看,情緒就像是帶領我們深入個案內心的一位領路人,幫助我們找到需要被看見、擁抱和撫慰的創痛。別覺得丟臉,成為大人不代表我們從此不能有孩子般任性的時候。療癒是一輩子的事情,而我由衷感謝願意選擇來到我面前敞開心扉訴說的每個人。

  面對情緒往往需要莫大的勇氣,願我們都能在最好的時機擁有超越創傷的勇氣。

與內在小孩一起面對創傷
原諒曾傷害我們的大人|療癒內在小孩的3個練習

這是一張標題圖片,上面寫著:Q5. 如何與自我意識(小我)合作?How to collaborate with self-awareness (ego) effectively?

Q5. 如何與自我意識(小我)合作?
How to collaborate with self-awareness (ego) effectively?

❏ 梓鹿的答案

  此處的自我意識,指的我們在社會當中學習積累的一套標準(包括但不限於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我們以邏輯判斷危險和安全、是非對錯、戰鬥或逃跑,這份頭腦邏輯往往以「符合社會眼光」、「保障生存」、「利己主義」為方針,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才是正確的。

  發現了嗎?這就是所謂的「小我(ego)」,但我個人更習慣稱呼它為「自我(意識)」或「頭腦邏輯」,因為在中文裡面小我這個用語很容易讓人誤解它是不好的,甚至是需要破壞和捨棄掉的。我們沒有人能夠脫離小我而在地球生活,它之所以被潛意識創造出來,是為了要保護我們。擁有清晰的頭腦邏輯,能夠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擁有明確的自我意識,我們才能了解別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當然,這份自我意識也會為了維護自身安全而創造分裂,以報復的形式維護自尊,用負面的形式說服我們「乖乖待在安全的地方」。而要覺察自我意識是否在干預我們的生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感受情緒,倘若我們試圖跳脫頭腦邏輯形成的既定模式,那麼自我意識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恐懼、不安、焦慮、壓力、憤怒、埋怨等等負面情緒,這時就可以藉由冥想或自由書寫等方式探尋情緒的根源,安撫、軟化小我的緊張不安,客觀地看待事件整體、轉念,從而開始做出不同於過往模式的行動,甚至體悟到小我亦是高我乃至源頭的一部分。

  有療癒師的協助,也能幫助我們更快釐清潛意識的運作模式,控制小我的自我保護機制,讓小我適度發揮它的工作。地獄或天堂,僅需要一個信念的翻轉,便能擁有煥然一新的生命。

養成寫日記習慣的5個簡單方法
現在開始,是屬於你的日記時間ft. 美觀實用的兩款日記APP推薦

  恭喜看到這裡的你,現在回頭看看你所寫的答案,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很快地了解到療癒是什麼、如何改變自己以及自我成長的三個階段,還有如何跟身體溝通、與情緒及自我意識合作創造。若日後有需要,你隨時可以回頭檢視這些問題與你寫下的答案,看看是否有任何改變呢?

  在下一篇文章,自我療癒的10個基本問題(下)當中,我們將談到如何取得身心靈平衡、分辨適合自己的靈性資訊、選擇適合的修行方法、顯化自己想要的生活,以及我們能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請關注我的IG部落格,我將騎乘能量之流,與你分享創造、療癒與愛。

作者:

嗨,我是織夢人梓鹿。一個有多年寫作經歷的文字影像創作者,也是希塔療癒師。歡迎你私訊與我交流,來看看我的文字與故事。 透過編織故事,傳遞療癒、溫暖與愛。 我創作,因為想與你分享世界。

發表留言